榛子因其抗性强、适生范围广、高产等优势,被列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要经济树种、国家重点五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近日,新疆林科院经济林所榛子团队前往兵团第四师和第五师就大果榛子规模发展进行现场调研与培训。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绿色产业融合开发(EOD)项目”为支撑,2025年春季组织市机关各部门、部分直属单位1500余名干部职工,在可克达拉市北坡先行完成荒坡地450亩大果榛子种植任务,成活率达95%以上。专家团队针对该区域的立地环境,提出缩短缓苗期、促进苗木快速生长等的相关技术措施。EOD项目的实施,尤其是种植大果榛子,对推动伊犁河谷荒山荒地造林、提升规模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共生建立了示范样板。同时,榛子团队与第四师农科所领导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初步达成兵地融洽的技术合作意向。这为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1 可克达拉市北山坡集中连片榛子长势
图2 与兵团四师农科所交流
五师双河市地处绿洲边缘,生态经济林主导葡萄产业,受用工成本高、极端天气、病虫害严重及市场萧条等多因素影响,葡萄产业严重萎缩。在“第一个吃螃蟹”的91团5连职工吕积寿2014年率先引种榛子示范户的带动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下,86、87、89等多个团场进行了广泛推广种植。目前,双河市种植榛子面积达4500亩。其中86团9、17、20连、91团6连、5连等成效喜人,种植户种植积极性大增。栽种第6年亩产300-400公斤,主栽品种“新榛1号”,株产高达5公斤。依据双河市不同土壤条件、不同种植区域,采用了宽窄行农田防护林种植模式、“榛子+葡萄”林果种植模式、砾质戈壁地更换退耕还林模式、庭院经济模式等以以短养长实现良性发展。通过与师林草局相关领导交流和现场调研,希望与自治区林科院榛子创新团队建立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通过技术咨询服务、申报项目等,共同把榛子产业做大做强。
图3 不同模式榛子示范园种植效果
兵团所属范围多为绿洲外围、生态、土壤环境条件差,榛子作为新疆“三北”工程六期建设确定的主要造林树种,适宜在盐碱地、“四荒地”种植,生态经济效益可观,在兵团第四、五师规模化成功种植榛子的带动下,可望榛子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规模化、产业化大发展,促进新疆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