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预报。
今年,全疆15个地(州、市)日最高气温突破年历史极值,多地持续拉响高温预警。若羌县23万余亩枣树正值关键生长期。面对持续高温天气,自治区林业科学院在铁干里克镇智慧枣园示范基地依托智慧枣园数智管理技术,运用小气候监测站、自动虫情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等设备实时采集环境数据,确保红枣稳产提质。
面对极端高温挑战,气象预警系统、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设备联动,不仅科学应对高温干旱,还实现了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物联网智能虫情测报系统实现虫情监测、分析和物理诱杀的自动化,减少高温下人工巡查负担。
若羌县在万亩红枣示范园开展首届“振兴路上·看枣乡”党员教育网络直播活动,在强化硬件科技支撑的同时,提升枣农应对高温的管理技能,普及科学管护知识,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指南。专家现场讲解红枣四季管理技术要点,并针对当前高温时段,重点分析智能滴灌的优势。相较传统漫灌,智能滴灌通过精准控制水量,节约水资源使用。依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精细化管理,让作物时刻处于最佳生长环境,活动吸引了10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在线观看,互动热烈。
自治区林科院科研团队正通过“多元感知+智慧决策”的综合模式,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对林果业生产的挑战,为若羌红枣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